金秋十月,墨香与药香在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交织融合。10月8日,“翰墨载道 医心传承——张子琳书画暨医案文献展”在学院综合楼二层展厅正式拉开帷幕。展览以医案与书画为纽带,呈现了一场跨越百年的“医艺对话”,为师生及中医药文化爱好者开启了一扇感知中医精髓、体悟医者风范的窗口。

本次展览聚焦晋地名医张子琳先生(1894—1983)“医艺双辉”的卓越成就。作为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首批专家,张子琳行医六十余载,以仁心仁术济世,亦寄情书画修身养性。其国画《荷花》于1953年获奖,墨韵间尽显君子品格;而留存的50余册医案、三万余条诊疗记录,辨证精微、用药严谨,被学界视为地方中医临床的“活化石”,字里行间饱含对生命的敬畏。

展览以“医”“艺”双线并进,呈现张子琳先生手稿医案、书画真迹,以及《徐继畬批观物篇医说》等珍贵文献。展柜中,泛黄的医案字迹工整,见证其对疑难病症的精准把握;墙上书画笔墨苍润,传递出“文以载道”的人文精神,生动诠释了先生“以医济世、以艺修身”的人生境界。
学院美育工作室负责人,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庄东军指出,展览内容厚重、意蕴深远,既为师生提供了感悟中医药前辈“翰墨绘仁心、医道传薪火”高尚品格的宝贵契机,也为美育教育营造了真实生动的文化场景,有力助推了文化校园建设与“三全育人”工作实践。
“从手稿中能感受到先生对患者的极度负责品格,这份严谨与仁心,正是我们应当传承的中医药精神。”一名观展学生说道。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文化陈列,更是一堂生动的“大美育”实践课。它让师生在墨韵药香中,切身感受中医药与艺术相融相通的美学价值与人文精神。这种沉浸式体验,不仅深化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,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素养与人生境界,实现了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,为培养兼具专业才能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医药人才,注入了深厚的文化滋养。
一审一校:吴冠华
二审二校:薛彭心
三审三校:彭志强